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联系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刘琳;于卫东
  • 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气象系
  • 单位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热带印度洋;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小波分析
  • 起始页:30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动力学和海气相互作用研究(40231012);国家科技部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观测研究(2002CB714001)
  • 刊名:海洋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编:袁业立
  • 地址:青岛市高新技术区仙霞岭路6号
  • 邮编:266061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6.067627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分别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2a和4a,而副热带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8a;对整个印度洋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进行2~8a的带通滤波,发现未滤波之前,2个事件的相关性很低,而在进行了滤波之后,2个事件的相关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当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超前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9个月时,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温度场和风场的分析,从物理上解释了2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