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山质熔结凝灰岩中凹凸棒石断层岩的矿物学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陈天虎;朱光;徐惠芳;王道轩;岳书仓;刘国生
  • 单位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62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凹凸棒石;断层岩;纳米矿物学;矿物成因
  • 起始页:767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本文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072017和40272094)资助
  • 刊名:岩石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霍明国
  • 地址:北京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ysxb@china.com
  • 卷:19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50.66357
摘要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龙山安山质熔结凝灰岩中产出一种白色断层岩。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结构、形貌和成分分析证明,这些白色断层岩主要由凹凸棒石组成(含量大于90%),属于凹凸棒石断层岩。凹凸棒石呈现40-60蝻米的细长纤维,其中的少量杂质是纳米粒度的石英和钠长石。纳米粒度的石英和钠长石形态特征显示它们可能由安山质熔接凝灰岩中原生矿物机械破碎形成。这些凹凸棒石断层岩形成于火山热液活动同一期断层递进变形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安山质熔结凝灰岩在断裂作用下形成碎粉岩,然后是碎粉岩在构造应力和火山热液作用下水化形成凹凸棒石,最后凹凸棒石又在断层活动晚期发生变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