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聚表剂溶液性质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牛丽伟;卢祥国;王树霞;谭丽;庞婕
  • 单位1:大庆石油学院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9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聚表剂溶液;分子线团尺寸;增黏性;稳定性;黏弹性;流动特性;机理分析
  • 起始页:110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重点科技攻关课题(DQYT-0503003-2008-JS-532)资助
  • 刊名: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编:吴河勇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 邮编:163712
  • 电子信箱:dqsk@petrochina.com.cn
  • 网址:http://www.daqingsk.com
  • 卷:29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2.06 108-1
  • 数据库收录:美国《石油文摘》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石油文摘》收录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黑龙江省出版奖获奖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聚表剂体系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目前在大庆油田部分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针对矿场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对聚表剂溶液的增黏性、稳定性、黏弹性、流动特性和分子线团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普通聚合物溶液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表剂中含有起交联作用的物质,在溶剂水中能够发生不同聚表剂分子间或同一分子内不同支链间的交联反应,形成“区域性”或“局部性”网状分子结构,导致其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普通“中分”聚合物,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也远大于普通“中分”聚合物溶液。聚表剂溶液存在一个临界聚表剂浓度,当实际浓度低于临界浓度时,聚表剂溶液黏度随浓度增加比较平缓,反之,聚表剂溶液黏度急剧增加。在储能模量方面,“炼化Ⅰ型”聚表剂最高,“中分”聚合物次之,“海博Ⅰ型”聚表剂最小;在损耗模量方面,“海博Ⅰ型”聚表剂最高,“炼化Ⅰ型”聚表剂次之“中分”聚合物最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