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波林盆地侏罗—白垩系海相烃源岩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立成;王成善;伍新和;李亚林;魏玉帅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烃源岩评价;侏罗系;白垩系;波林盆地;西藏
  • 起始页:27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财政部国家油气专项“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XQ2004—06);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前瞻性项目(T060007ZS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叶德燎
  • 电子信箱:sysydz@mail.wuxisuo.com;sysd@chinajournal.net.cn
  • 网址:http://www.periodicals.net.cn;http://www.CNKI.net
  • 卷:3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2.06167-12
摘要
波林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南缘,面积约30 000 km2,是高原内勘探程度极低的海相含油气盆地之一。通过对盆地内烃源岩展布特征以及实测剖面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成熟度等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认为该盆地存在2套主要烃源岩:上侏罗统门卡墩组黑色页岩厚达432m,主要沉积于外陆棚环境,残余有机碳含量在0.67%~1.62%,平均1.03%,经过有机质恢复后有机碳含量在0.91%~2.40%,平均1.48%;岗巴群黑色页岩厚度56m,为一套外陆棚沉积,残余有机碳含量在0.7%~1.08%,平均0.86%;恢复后有机碳含量在0.96%~1.60%,平均1.21%。2套烃源岩都以Ⅱ1型有机质为主,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属于盆地内的好烃源岩。因此,该盆地有较丰富的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