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形县东田川郡朝日村砂川附近的地质及含铀砾岩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64
  • 作者:岛津光夫河內洋佑
  • 译者:孙夫亭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18
  • 总页数:15
  • 刊名:铀矿地质译从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地址:北京朝内大街117号全国编委会办公室
  • 期:9
  • 期刊索取号:P426.30677064/7-12
摘要
朝日村砂川地区位于山形县之西南部,正当朝日山之北麓,从1958年于上第三系地层的基底砾岩中发现放射性异常后便对其附近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工作。本区域是由基底花岗岩类与覆盖其上的上第三系中新统的沉积岩层及火山岩类构成的。花岗岩类按其产状与岩性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即早田花岗闪长岩、黑森斑状石英闪长岩、汤之泽细粒石英闪长岩、三方仓花岗闪长岩及母狩花岗闪长岩。上第三系地层下部为佛泽层、上部为落合层。佛泽层不整合地覆盖在花岗岩上面,由安山岩、安山岩质集块岩及绿色凝灰岩构成。落合层(台岛阶)不整合地覆盖佛泽层,主要由石英安山岩质凝灰岩、石英安山岩质凝灰角砾岩及泥岩、砂岩构成,并伴随有基底砾岩。放射性异常即反映在这种基底砾岩中。落合层中伴随有玄武岩岩床、安山岩及石英安山岩的熔岩。此外在这一地区还分布有许多流纹岩的熔岩和岩脉。含铀砾岩产于三个相互孤立的沉积盆地里。具有代表性的第1露头,位于最北侧沉积盆地的两端。根据钻探和槽探所揭露探明的情况来判断,砾岩在落合层的基底部分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呈一种槽状。另外基底面的倾斜约为北西15°左右。
     砾石的绝大部分为早田花岗闪长岩,仅伴随有很少的流纹岩,分选度良好,直径最大者为2公尺。基质为长石砂岩和凝灰岩,普通见有黄铁矿,并含有贝壳和鲛齿类化石。一般在凝灰质的部分,铀含量最高,U3O8的最高含量达0.15%。
     第2露头位在第1露头南方的另外1个小沉积盆地之北端。基质主要为长石砂岩,其它的与第1露头相似。此外还用钻探和槽探在另外几个地方发现了放射性异常。样品的化学分析值(铀)和放射性不相附合,达可能是由于没达到放射平衡的关系。没见到放射性矿物,而且α痕迹也只有很少的分布,所以认为铀可能是被吸附于基质部分。从微量元素,黄铁矿之产状(胶体状)以及粘土化不强等现象来看,可能不属热液成因。因此认为铀可能来自基底花岗岩(以及花岗岩中的含铀脉)之风化产物,而富集于基底砾岩中。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