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浊点萃取-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宋兴良;梁恕坤
  • 单位1:临沂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68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聚乙二醇;邻二氮菲;铁
  • 起始页:70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B38)
  • 刊名:冶金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金属学会
  • 主编:贾云海
  • 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yjfx@analysis.org.cn;yjfx@chinajournal.net.cn
  • 网址:http://www.yejinfenxi.cn
  • 卷:30
  • 期:10
  • 期刊索取号:P340.6 262-1
  • 数据库收录: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制定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千钟表中国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EI数据库(自1994)/SCOPUS数据库(自2009)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千钟表中国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
摘要
以邻二氮菲(Phen)为显色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表面活性剂,建立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铁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现象,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络合物Fe(Phen)32+后被定量萃取进入富胶束相中,从而实现与基体的分离,然后萃取相经适当的处理并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考察了显色剂浓度、显色温度、萃取时间和PEG6000用量等条件对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本法对铁的检出限为4.1×10-3μg/mL(富集倍数为18)。该方法应用于海水中痕量铁的分析时,测定值与ICP-AES法的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4.5%,加标回收率在86%与95%之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