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都红木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志萍;林春明;徐深谋;李艳丽;岳信东;姚玉来;漆滨汶
  • 单位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单位2:中石化华东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沉积相;沉积演化;沉积模式;都红木组;白垩系;白音查干凹陷;内蒙古
  • 起始页:303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抖技部科技基础工作专项(2006FY120300-4)资助。
  • 刊名:地层学杂志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6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全国地层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主编:陈旭 沙金庚
  • 地址:地层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dicengxue@263.net
  • 网址:www.nigpas.ac.cn
  • 卷:3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510.6208
摘要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录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都红木组的沉积相特征和沉积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浊积扇相和湖泊相4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扇三角洲和浊积扇在陡峭的北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宽缓的南坡沉积,湖泊相分布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侧翼及凹陷的中心。都红木组沉积时期白音查干凹陷处于强裂陷向坳陷转化阶段。根据残留地层分布特征,其沉积演化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从早期至晚期,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分别后退了约3km和4-11km,湖泊沉积成为主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