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思路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真允庆;丁梅花;戴宝章;袁杰;花林宝;李忠华;赵理芳;郝红蕾;陈国衡
  • 单位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 单位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814队
  • 出生年:1932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铁、铜夕卡岩—斑岩型矿床;深部找矿;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起始页:179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硫、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项目编号:BK2008026)资助。
  • 刊名:地质找矿论从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管单位: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
  • 主编:余和勇
  • 电子信箱:luncong@163.com;luncong@year.com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06.2208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地质文摘》核心期刊
摘要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探明资源已开采殆尽,深部找矿(-500~-2 000 m)应是当务之急。根据勘查与开采资料的综合研究,该区的控矿条件可概括为:岩石圈减薄事件是成矿作用的重要前提,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是区域成矿的主要关键,地表断裂构造样式是深部构造的响应,前陆盆地沉积建造是成矿作用的优越围岩条件,铁、铜矿床的岩浆岩蚀变特点明显不同,埃达克质岩可视为找铜矿床的间接标志。对于今后深部找矿提出4个思路:①火山岩盆地下部的深部找矿思路;②目标地层的深部找矿思路;③复合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思路;④接触带“多台阶”的深部找矿思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