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应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成果在贵州罐子窑-茅口地区圈定铅锌铜金找矿远景区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德传;王东;邓克勇
  • 单位1: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
  • 单位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 出生年:1960
  • 职称:地质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铅锌矿;地面磁测特征;罐子窑-茅口地区;贵州
  • 起始页:282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罐子窑-茅口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
  • 刊名:贵州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4
  • 主管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主办单位:贵州省地质学会;贵州省地质调查局
  • 主编:周琦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203号
  • 邮编:550004
  • 电子信箱:gzdzbjb@163.com
  • 网址:http://gzdz.chinajournal.net.cn
  • 卷:27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51.63 699-2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贵州罐子窑-茅口地区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数据处理、化极和延拓,对圈定的弱磁异常进行地质解释,推断一些弱磁异常可能与浅成辉绿岩或热液活动有关。结合地物化遥成果,圈定了花贡铅锌金找矿远景区、罐子窑铅锌找矿远景区和花嘎铅锌铜金找矿远景区。而异常查证结果表明,所发现的铅锌矿化蚀变带均出现在推断的隐伏构造或隐伏侵入体附近,表明物、化探异常的出现应与深部岩浆和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成矿空间有关,为寻找铅锌矿提供了间接找矿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