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鳜鱼(Sinipercachuatsi)β-肌动蛋白基因cDNA 全序列与5侧翼区的克隆与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刘秀霞;梁旭方王琳;端金霞;李光照;廖婉琴
  • 单位1: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序列;5调控区;克隆;鳜鱼
  • 起始页:102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367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1886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
  • 刊名:海洋与湖沼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编:相建海
  • 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chenpuyuan@yahoo.cn
  • 卷:4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
摘要
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再用基因组步行法(Genome Walker)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调控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全长1897bp,其中5-UTR长94bp,3-UTR长675bp,编码区长1128bp,编码375个氨基酸。将所得序列与其它动物类群的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不同类群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6%以上,说明该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通过鳜鱼与其它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显示,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聚类成3个分支,鱼类β-肌动蛋白基因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化群,说明鱼类β-肌动蛋白基因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克隆得到的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长1399bp,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在其起始密码字ATG上游200bp范围内发现含有CAAT box、CC(A/T)6GG(CArG box)、TATA box对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的顺式元件,同时在侧翼区也发现含有GC box、MYOD、YY1、SP1、GATA等多个潜在调控元件。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 侧翼序列的克隆成功,为今后转基因鳜鱼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