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δ15N在贵阳地下水氮污染来源和转化过程中的辨识应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李思亮;刘丛强;肖化云;陶发祥;郎赟超;韩贵琳
  • 单位1: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δ15N;地下水;反硝化;氮污染;贵阳市
  • 起始页:25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0,KZCX2-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3010)
  • 刊名:地球化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2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卷:3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70.6208-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贵阳地下水氮污染日趋严重,为评估地下水中氮的分布、来源和迁移转化,我们采集了72个水样,并测定了三氮(NO-3、NO-2和NH+4)浓度、主离子、δ15N-NO-3和δ15N-NH+4等。结果显示,在贵阳地下水大多数样品中,NO-3-N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城区地下水大部分含较高的NO-3-N;然而在城市污水和有些被明显污染的地下水中,NH+4却是最主要的无机氮形态,尤其是枯水期。丰水期地下水样有较低的δ15N值,受农业化肥等影响明显。丰水期地下水NO-3-N浓度随着Cl-浓度升高而升高,表明丰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可能主要受混合作用等控制。而枯水期地下水中溶解氧与硝酸盐的δ15N值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对于丰水期地下水具有较高的δ15N值、较低的硝酸盐浓度和较低的DIN/C1值,说明地下水环境中主要受土壤有机氮等影响,同时可能存在反硝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