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藏公路迫隆藏布流域段泥石流活动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1
  • 作者:何易平;胡凯衡;韦方强;陈晓清;崔鹏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出生年:1975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泥石流;迫隆藏布流域;川藏公路
  • 起始页:76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进藏公路铁路典型路段工程减灾理论与对策研究”资助,项目编号KZCX2-306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院
  • 主编:唐克丽
  • 卷:15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迫隆藏布流域是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最活跃、类型最齐全、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根据以往资料、遥感普查以及现场考察,确定流域内公路两侧分布有灾害性泥石流沟104条,其中沟谷型泥石流沟87条。泥石流沟沟口高程在2500~3500m之间,流域面积介于0.8~185km2之间,其中83.7%的流域面积在1.0~40.0km2之间。按成因,泥石流可分为冰川型、溃决型、降雨型泥石流,其变化特性与泥石流流域的高程、降雨变化和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最后讨论了泥石流活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危害以及对当地山地环境的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