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段士刚;薛春纪;刘国印;燕长海;冯启伟;宋要武;涂其军;高永宝;高炳宇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矿床地质;硫同位素;铅锌矿床;赤土店;百炉沟;冷水北沟;河南栾川
  • 起始页:375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PRM20083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61,40472054)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 主编:翟裕生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earthsciencefrontiers.net.cn;http://www.cugb.edu.cn
  • 卷:17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3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术;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河南栾川地区是我国著名斑岩钼矿集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但对铅锌矿成因认识分歧颇多。研究表明,栾川地区铅锌矿产在燕山期斑岩钼矿床外围,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和新元古界栾川群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变质建造,地层中侵入有晋宁期辉长岩、正长岩和燕山期酸性斑岩,铅锌矿呈脉状或透镜状,发育3种类型:受燕山期斑岩与元古界钙质地层接触带控制的夕卡岩型铅锌矿、受北西西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受北东或近南北向张-张扭性断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铅锌矿石中硫化物δ34SV-CDT为近零的正值(骆驼山0.37‰~4.20‰、赤土店—0.32‰~8.30‰、百炉沟—1.20‰~10.90‰、冷水北沟0.70‰~12.10‰),岩浆来源硫特征明显;夕卡岩型铅锌硫化物的δ34SV-CDT与本地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V-CDT(1.24‰~3.30‰)极为相近,脉状铅锌硫化物的δ34SV-CDT与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重合,但有地层中硫(δ34SV-CDT为12.43‰~18.63‰)的影响。总体上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指示矿石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赤土店铅锌矿石中共生方铅矿与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硫化物矿物沉淀温度较高(388.29℃)。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主体应为受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控制的中高温热液铅锌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