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西南岩溶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及防治对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曹建华;蒋忠诚;杨德生;裴建国;杨慧;罗为群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63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岩溶环境;碳酸盐岩溶蚀;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中国西南岩溶区
  • 起始页:4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05SBKK05);广西科技厅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桂科能0842008、桂科能063006-5H);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1A16)
  •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主办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 主编:李西民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1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中国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成土物质先天不足,沿用1997年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显然与岩溶区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在分析影响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因素的基础上,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数据和图层,估算了西南岩溶区碳酸盐岩的风化成土速率,并将成土速率作为土壤允许流失量,重新厘定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强度的分级标准,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分别为《30、30~100、100~200、200~500、500~1000、》1000 t/(km2·a)。同时根据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基本特点,对该地区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4点建议:抓住水土流失过程关键环节重点防治;不同岩溶石漠化区采取不同水土保持对策;积极推进生物篱技术;加强岩溶区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效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