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易士威;赵淑芳;范炳达;刘井旺;杨年荣;谢怀兴
  • 单位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 出生年:1964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廊固凹陷;中央构造带;潜山油藏;成藏模式
  • 起始页:36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渤海湾盆地陆上和滩海预探目标评价和优选”(030103-3)资助。
  • 刊名:石油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主编:杨茁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 邮编:100724
  • 电子信箱:syxb3@cnpc.com.cn(地质勘探);syxb2@cnpc.com.cn(油田开发);syxb2@cnpc.com.cn(石油工程)
  • 网址:http://www.syxb-cps.com.cn
  • 卷:3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0.66 167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剑桥科学文摘》(CSA);《石油文摘》(PA);《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摘要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将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油气成藏划分为3种模式,即:以任丘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河西务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及以肃宁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构造作用控制潜山的规模和油气的供给方式,对潜山储层的发育及油气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3种模式中以早隆-中埋-晚稳定型各种成藏要素匹配最好,成藏条件最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