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略论华北地块北缘显生宙三类不同的造山作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0
  • 作者:吴珍汉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造山作用类型;造山机制;显生宙;华北地块北缘
  • 起始页:44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原地矿部“八五”攻关课题(85-01-002-01),“九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501111),国土资源部基础研究项目(992026)
  • 刊名:地质力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5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主编:陈庆宣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
  • 邮编:100081
  • 网址:http://www.cajcd.edu.cn
  • 卷:6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30.66 208
摘要
华北地块北缘显生宙发育3种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古生代,华北地块北缘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造山作用属陆缘俯冲-碰撞型,形成以EW向至NEE向为主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及韧性剪切带等构造类型。造山机制与古亚洲洋板块向南俯冲-碰撞导致近SN向构造动力的挤压作用密切相关。中生代,华北地块北缘处于西滨太平洋构造域,造山作用以陆内挤压型为主,形成以NE-NNE向与近EW向为主的多期不同方向的褶皱、逆冲断裂、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及局部地区的固态塑性流变构造等构造类型;造山动力以古太平洋(或Izanagi)板块西向俯冲导致NW-NWW向强烈挤压力为主。新生代,华北地块北缘虽仍属西滨太平洋构造域,但造山作用以陆内伸展型为主,裂谷作用与陆内伸展构造居主导地位,褶皱变形微弱,张性—张扭性断裂活动显著,形成现今盆-山构造地貌格局;造山动力以NW-NWW向主张应力为主。造山类型的两次重大转换分别发生于早、中三叠世与晚白垩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