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桩防撞墩动力大变形分析及防撞设计新方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郭杰锋;朱斌;陈海君;陈云敏
  • 单位1: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浙江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 出生年:1983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防撞墩;高桩;船舶;撞击;能量控制
  • 起始页:9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8062);浙江省交通厅科技资助项目(2007H14);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 刊名:海洋工程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左其华
  •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3号;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南京市虎踞关34号
  • 邮编:210029;200030;210024
  • 电子信箱:OE@nhri.cn
  • 卷:28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6.06 141
  • 数据库收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联合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ASFA)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引入合理的船舶与防撞墩相互作用模型及桩基动力p-y曲线法,建立船舶撞击高桩防撞墩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撞击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能量转移规律发现,撞击过程中水平变形性能较好的高桩通过水平大变形而吸收大部分撞击能量,此时高桩破坏以桩身最大弯矩作为控制标准;船首强度、混凝土防撞墩总质量及桩周土强度参数对撞击过程中桩身最大弯矩影响不大。传统水上结构防撞设计方法不再适于这类刚度较小结构的防撞设计,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工程上适用的基于能量控制的防撞设计新方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