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陆内前陆盆地的晚期发育与油气聚集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王锋;刘池阳;赵红格
  • 单位1:西北大学地质系
  • 单位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66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鄂尔多斯;陆内前陆盆地;运移动力;主生烃期;圈闭
  • 起始页:46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214601)
  • 刊名: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编:赵永胜
  • 卷:2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2.06108-1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摘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鄂尔多斯西部前陆盆地结构主要出现于晚侏罗世芬芳河期,新生代以来遭受改造并定型,形成现今地震剖面或沉积剖面上所见到的具有类似于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但其与典型前陆盆地具有明显的区别。它形成和定型的时间主要在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以来,它促进了盆地靖边—乌审旗气田区的形成,也成为鄂尔多斯本部晚期成藏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它形成和主要发育时期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主生烃期一致,也促成了盆地西部不同类型有利圈闭的形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