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储层润湿性改变对采收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苏欢;吴新民;李文彬
  • 单位1: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
  • 职称:助理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储集层;润湿性;采收率;毛细管压力;驱油效率
  • 起始页:92
  • 总页数:3
  • 刊名:石油钻探技术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钻井研究所
  • 主编:马开华
  •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中国石化工程院
  • 邮编:100101
  • 电子信箱:syzt@vip.163.com
  • 网址:http://www.syzt.com.cn
  • 卷:38
  • 期:6
  • 期刊索取号:P662.06 167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PA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改变储层润湿性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注水开发时,岩石表层亲水更容易使油滴从岩石表面剥落下来。通过天然岩心润湿性测定和驱油剂驱油试验发现,驱油剂能提高驱油效率10%左右,驱油剂并不能将岩石的润湿性转变成水湿,而是向着中性润湿的方向发展。通过分析毛管力发现,在水驱油到残余油状态时,毛管力是阻力,将阻碍原油从微小的孔隙吼道中流出。由毛管力计算公式可知,当润湿角为90°时,毛管力最小。因此得出结论:中性润湿最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驱油剂不但能使储层岩石向中性润湿发展,同时能起到降压增注的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