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耗水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陈林;王磊;宋乃平;张庆霞;裴雪雁
  • 单位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紫花苜蓿;灌溉量;灌溉次数;耗水特性;生物量
  • 起始页:91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宁夏中部干旱带退化土地恢复整治工程“盐池县马儿庄人工草地建置试验研究与监测跟踪”项目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雷廷武
  • 电子信箱:journal@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iswc.ac.cn http://www.periodicals.com.cn
  • 卷:2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数据库收录:被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本学科权威性文摘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次数3年生紫花苜蓿的耗水特性、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不灌溉的G0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不同灌溉量的G2—G6处理,但不灌溉更能充分发挥降水和土壤贮存水的作用。各个处理出苗至分枝期的耗水强度略大于分枝期至现蕾期和现蕾至开花期,3个生育期0—120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大,120—200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和灌溉量相关性很差。灌溉量超过175mm和低于100mm的处理对苜蓿生物量的形成产生负效应。灌溉量均为100mm的G2和G3处理,G3的生物量要高于G2的27.37%,G5处理生物量最高,但是和G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各处理间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利用效率均以G3最高,分别高于G5的37.72%和64.76%,说明G3这种灌溉组合是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灌溉方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