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福建沿海水稻Cd、Pb、Hg等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谢文彪;杨军华;陈穗玲;陈迪云;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单位1: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5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水稻;重金属;分布;福建沿海
  • 起始页:206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土资源部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200314200024)
  • 刊名:生态环境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2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 主编:李定强;赵其国
  • 电子信箱:editor@jeesci.com
  • 网址:http://www.jeesci.com
  • 卷:17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3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文章研究了福建沿海重金属高含量的水稻样品的区域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以该区10个流域两侧的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福建沿海水稻样品185件,采用于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籽粒中的Cd、Hg、Pb、As、Cu、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平均值分别为0.005、0.08、0.33、0.17、2.94和14.62 mg·kg-1,显著高于台湾地区稻米的平均含量。对比大米国家食品限制值,有16.8%的样品的Pb超标;有11.4 %的样品Cd超标。Hg、As的超标率相对较低,均只为0.5%。Cd、Pb含量高的样品主要集中分布在漳州、福州、福清等工业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不同的水稻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率完全不同,昌优964对Cd、Cu、Zn和Pb表现出高的吸收率,而糯米、803A1527等则表现出对Cd、As、Pb等低的吸收率。这些结果的获得为水稻安全标准评价和品种的优选提供了理论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