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臭氧预氧化/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刘婷;陈忠林;沈吉敏;黄铮;王哲;翟旭
  • 单位1: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臭氧;MBR;地表水;有机微污染物;膜污染
  • 起始页:34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6Z339)
  • 刊名:中国给水排水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半月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丁堂堂
  •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 邮编:300070
  • 电子信箱:cnwater@vip.163.com
  • 网址:http://www.watergasheat.com
  • 卷:26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860.6 141-1
  • 数据库收录:全国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中国建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收录期刊;亚洲环境卫生信息中心学会(ESR)收录期刊;国际建筑文献数据库(ICONDA)收录期刊;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在本刊设立“威立雅优秀论文奖”
  • 核心期刊: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采用臭氧预氧化/膜生物反应器(O3/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通过30d的稳定运行考察了系统的除污效能,并通过观察膜表面的微观形态对膜污染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初始阶段向MBR中一次性投加2g/L的粉末活性炭(PAC)作为生物载体,并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h、臭氧投量为1.5mg/L。结果表明,O3/MBR系统由于超滤膜的截留作用对颗粒物的去除非常有效,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3%;对CODMn、DOC、UV254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6%、18.7%和30.1%。尽管臭氧氧化使水中的AOC浓度有所增加,但经MBR工艺处理后,整个系统对AOC的去除率为13.4%,生物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运行结束后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超滤膜的膜孔被污泥层覆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污泥层的表面粗糙不平,这两者均表明污泥层造成了膜污染。尽管该污泥层导致了跨膜压差的增加,但同时也起到了预过滤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