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改造动力与油气成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王新民;李相博;郭彦如;李天顺
  • 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生年:1961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应力;重力;热力;改造作用;油气成藏;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 起始页:442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九五”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北方侏罗系油气勘探项目(970207-34-2)。
  •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3
  • 主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
  •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叶德燎
  • 电子信箱:sysyze@pub.wx.jsinfo.net;sysd@chinajournal.net.cn
  • 网址:www.periodicals.net.cn;www.CNKI.net
  • 卷:26
  • 期:5
  • 期刊索取号:P452.06167-12
摘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地应力、重力和热力3种动力对盆地具有改造作用并影响油气成藏。地应力改造作用在盆地主要表现为抬升、挤压、伸展和走滑4种改造方式。其中抬升作用延缓了剥蚀区油气成藏的进程,使烃源岩热演化停滞于剥蚀前的热演化状态,这种改造对早生早排古油气藏的保存有利;挤压改造作用产生褶皱与断裂甚至构造反转等现象,为油气成藏储备了大量各种类型圈闭条件的同时,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通道,有利于油气成藏;伸展作用在盆地表现为早白垩世断陷以不同叠合(叠置)形式叠置在侏罗纪断陷之上,这种改造有利于提高侏罗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使源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并运聚成藏,同时,张性贯通断裂可使原有古油气藏保存条件部分改变或破坏,形成次生油气藏;大型走滑作用可形成一系列张扭性与压扭性构造样式,在走滑伸展沉降带内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并对前期盆地产生走滑分割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成藏环境及条件和改造破坏正反作用两个方面。重力改造作用以深埋及压实为具体表现形式,为盆地成烃、成藏提供了地温场、地压场和保存条件,深埋作用的快速发生还为盆地形成流体压力封存箱提供了条件,异常超压及其流体压力封存箱的存在有利于保存原生孔隙、发育次生孔隙并形成压力封闭成藏条件,这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有积极作用。热力改造作用在盆地主要表现为多期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对沉积盖层的改造,为油气成烃、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