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蛟
  • 单位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西部新区研究中心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沾化凹陷;馆陶组;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油气勘探
  • 起始页:974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3BA613A-02)资助.
  • 刊名:天然气地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主编:戴金星
  •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geogas@lzb.ac.cn
  • 网址:http://www.nggs.ac.cn
  • 卷:2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454.06 125-1
  • 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普遍发育河流相的观念由来已久,这些认识束缚了对馆陶组下段的油气勘探。通过近期的勘探实践和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原有孤岛油田馆陶组仅普遍发育河流相的沉积观点,认为馆陶组下段不仅发育砾质辫状河沉积,还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充填型浅水湖泊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由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组成,水下分流河道为三角洲前缘骨架砂体,河口坝和远砂坝不甚发育,前三角洲发育普遍较薄。该沉积体系的发现,展示了研究区浅层馆陶组下段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