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高云峰;彭苏萍;何宏;孔炜
  • 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出生年:1974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评价
  • 起始页:40
  • 总页数:3
  • 刊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4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编:谯汉生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skykeg@petrochina.com.cn
  • 网址://www.dragonsource.com;www.qikan.com
  • 卷:30
  • 期:04
  • 期刊索取号:P613.06167-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收录期刊;美国石油文摘(PA)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摘(CPA)收录期刊
摘要
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35口井的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从沉积角度对该区第三系碎属岩储集层进行分类及评价。该区储集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主要沉积徽相包括冲积扇、河道、三角洲分流河道、滨浅湖滩坝以及泛滥平原砂滩等,非均质性很强。根据岩性、沉积相带和物性参数,将储集层划分为3类。物性最好的Ⅲ类储集层是曲流河道和三角洲分支河道的中一细砂岩,主要分布在南八仙、马海以及北丘陵等地区;物性中等的II类储集层岩性为中一粗砂岩和含砾砂岩、砾状砂岩,以辫状河道砂体为主,包括部分滨浅湖滩坝砂体;物性较差的Ⅲ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泛滥平原砂滩、滨浅湖滩坝砂体,岩性为砾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II类、m类储集层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