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贵高原湖泊颗粒有机物稳定氮同位素的季节和剖面变化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王静;吴丰昌;黎文;王立英;郭建阳;傅平青;张润宇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颗粒态有机物;稳定氮同位素;C/N;百花湖;红枫湖
  • 起始页:571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项“地表环境中有机氮的循环过程与环境质量”(2007KYYW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2511,40632011,40703022)联合资助
  • 刊名:湖泊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 主编:王苏民
  •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jlakes@niglas.ac.cn
  • 卷:20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4.06646
摘要
以贵州省两个高原湖泊(红枫湖和百花湖)为例,利用颗粒态有机物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NPOM)的季节及水体剖面变化反映揭示了湖泊氮源变换以及内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为研究湖泊系统氮的循环转化提供有用信息,结果发现:红枫湖表层颗粒态有机物的δ15N变化范围是3.7‰-14.9‰;百花湖表层颗粒态有机物的δ15N变化范围为1.3‰-8.7‰,红枫湖在冬季(2月)和夏末秋初(9月)出现高值;百花湖则在冬季(2月)出现最低值,夏末秋初(9月)出现高值。红枫湖δ15NPOM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恰好与无机氮源的δ15N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冬季高δ15NPOM值的原因是其枯水期受工业废水中富含15N的无机氮源的影响,而春季低δ15NPOM值的原因则是受内源硝化作用产生的富含14N的无机氮源的影响,百花湖冬季δ15NPOM值低的原因是受生活污水中具有较低δ15N值的有机颗粒的影响同时,湖泊水体剖面δ15NPOM和C/N比值相结合可以示踪湖泊系统内部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