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黄冠星;孙继朝;荆继红;汪珊;杜海燕;刘景涛;陈玺;张玉玺;狄效斌;支兵发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地下水;铁含量;分布特征;成因
  • 起始页:531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10534807)资助
  • 刊名:中国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3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李延栋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zhgdzh@vip.sina.com;wxueming@mail.cgs.gov.cn
  • 卷:35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51141
  • 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352组地下水样和12组地表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为未检出~94.8mg/L.平均含量为l.46mg/L。该地区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与其工业化程度及所处区域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在平原区,地下水铁含量与部分地表河流的污染程度更是密切相关,随着远离污染的地表河流,地下水铁含量有明显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对其地下水铁含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酸碱条件和地面污染赠只在局部地区对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另外,含水层介质组分、径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等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