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豆荚状铬铁矿豆状结构成因机制探讨—以遵化地区豆荚状铬铁矿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陈征;李江海;黄雄南;程素华
  • 单位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豆荚状铬铁矿;豆状结构;豆壳状结构;大洋上地幔;遵化
  • 起始页:215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66,40242014)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翟裕生
  • 地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编辑部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11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8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豆荚状铬铁矿是蛇绿岩套地幔构造岩中特征的矿产,其矿石发育丰富的岩浆—变形结构构造类型,对认识大洋上地幔成因及其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遵化新太古代豆荚状铬铁矿的深入研究,发现它们发育了丰富的岩浆结构(豆状结构、豆壳状结构等),还保留了大量凝缩标志和旋转特征。对比分析其各种特征结构发现豆状结构是由浸染状结构逐步演化形成的,并且旋转和凝缩是形成豆状结构的主要机理。豆荚状铬铁矿以其独特而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记录了大洋地幔深部岩浆活动(特别是扩张中心原始岩浆活动)以及大洋岩石圈运动过程。因此,研究其成因机制能够为研究大洋上地幔动力学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