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原油降解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梁静儿;李宇;叶倩;李太武;苏秀榕
  • 单位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原油;近红外光谱法;16S rDNA;生物降解
  • 起始页:513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C13089)
  • 刊名:海洋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
  • 主编:王玉银
  • 电子信箱:bjb@nmemc.gov.cn
  • 卷:29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6.06627-2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向原油中加入营养源的方法培养出降解菌体系,这些细菌能在21d内将原油完全乳化降解,用红外光谱仪扫描降解后的原油,结果表明,图谱的4000~4500cm-1和5500~6000cm-1两处原油特征峰消失。采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和PCR扩增等方法,构建原油降解菌体系16S rDNA克隆文库,从中随机挑选35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约800bp),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变形杆菌纲(Proteobacteria)是原油降解体系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65.7%),其中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是重要原油降解菌。因此对16S rDNA克隆文库的分析揭示了宁波港原油降解菌株的组成,为以后利用此类细菌处理原油污染提供了重要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