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氨氧化菌16SrDNA的DGGE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马鸣超;姜昕;刘菲;李俊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人工快渗系统(CRI);氨氧化菌;16S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CCE)
  • 起始页:688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5804)
  • 刊名:高校地质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5
  •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
  • 主编:王德滋
  • 邮编:210093
  • 电子信箱:gxdzh@nju.edu.cn
  • 网址:http://www.geology.nju.edu.cn
  • 卷:1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06.6 454
摘要
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NH4-N在CRI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从深圳运行中的CRI系统砂层填料中以5~10cm间隔垂直取l2个样品,对其氨氧化菌的16SrDNA进行DGGE分析。结果表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菌群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表层至l0rm处氨氧化菌约有4~5种组成,主要由某些以有机氮为降解底物的微生物和进水中被砂粒介质截流吸附的微生物组成;在20~90cm范围内氨氧化菌增加至9种左右,多样性最为丰富,是亚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在100cm以下的范围,由于NH4-N浓度的降低或系统复氧不足,氨氧化菌迅速减少至5-6种;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范围的变化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即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的越接近中上层。对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关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NH4-N去除率关系的认识,为工艺改进和效果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