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思路——基于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其农业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具备成熟的运行机制,因此,国外发展低碳农业重在科技的持续扶持和加大各种资源要素投入,侧重从技术途径推进低碳农业,其制定的相关政策都旨在突破技术瓶颈,对从经济层面推进低碳农业并没有特别强调。而我国目前的低碳农业实践仅仅是实现了农业部分领域的低碳化发展,低碳农业产业化、农民把碳减排量通过碳交易平台向国内外企业销售基本没有实现。四川发展低碳农业,应更注重机制体制的建设,形成"企业-碳交易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和依托低碳农业产业化的区域低碳农业品牌机制。
        
引文
(1)李晓燕,王彬彬.四川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和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
    (2)何钢.芝加哥气候交易所[J].世界环境,2007,(04).
    (3)唐度.新疆试验:农业碳排放交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6-22.
    (4)李晓燕.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李晓燕.发展低碳农业四川如何突破两大瓶颈[N].四川日报(理论版),2010-10-13.
目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