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固守气节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20-08-17

孔子说: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这个 “ 志 ” ,就是一个人要坚持的价值观,事关气节,是人的底线。底线被突破,意味着气节不保,丧志之人,谈何德行。由此可见,所谓气节,是见于明志的操守,是以 “ 志 ” 为支撑的,体现于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古代的士大夫尤重气节,气节坠地,则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他们之所以重视气节,与其天下意识有关。孟子说: “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张载也说: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有如此天下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是需要气节来砥砺和支撑的。如果说 “ 志 ” 是他们的 “ 魂 ” ,则气节便是他们的 “ 骨 ” ,文章是他们的 “ 血 ” 和 “ 肉 ” 。软骨的人是立不起来的,文章也是要被人嘘的。对他们而言,丢了气节实在与丢了性命是差不多的。

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云: “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 表明气节不独古已有之,也是延续至今的,这是一种文化的传统。中国的 “ 士 ” ,其中最优秀、对国家做出大贡献者,往往被人尊称 “ 国士 ” 。《史记》中有 “ 国士无双 ” 之语,能担当起 “ 国士 ” 之重担的人并不多,然而一个国家没有这样的 “ 国士 ” 则表明其颓败。近代以来,中国的 “ 士 ” 完成了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但也并没有脱开与中国传统之士的血脉关系,其忧患意识、使命担当、悲悯情怀,古今一致。

中国人气节的养成,与儒家重视 “ 礼义廉耻 ” 有关。孔子在回答子贡 “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 的问题时说: “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有耻 ” 是 “ 士 ” 第一要紧的行为准则。顾炎武也认为 “ 礼义廉耻 ” 中,耻尤为要。他甚至说: “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 ,可谓对当时之士的当头棒喝。当代学者也认为,士人的道德失范,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私人事件,而是一个公共事件。

中国人讲究气节,从一些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上亦可见。中国人爱梅、兰、竹、菊,爱松柏,爱莲花,都与崇尚气节有关,这些意象已经深深融入了民族的血脉中,在这些自然之物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对于气节的重视。

中国人认为文化存则天下存,气节在则道义在。明末吴钟峦曾言: “ 商亡而首阳采薇之歌不亡,则商亦不亡;汉亡而武侯出师之表不亡,则汉亦不亡;宋亡而零丁、正气诸篇什不亡,则宋亦不亡。 ” 气节不单是个人之事,而是事关民族和家国的大事,中国人视气节犹如生命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说气节源于价值观的坚守,随着时代的进步,价值观也是在演进的,但做人基本的道德不会变。不论什么时代,对于公认的伦理道德,对于达成了广泛共识的价值观,中国人都会去捍卫。相反,一个人对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背叛,将被视为丧失了气节,被人轻蔑。长期以来,天下意识, “ 礼义廉耻 ” 都曾居于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千百年来,中国人为理想信念而献身,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他们的一股英雄气从哪里来?毫无疑问,正是来自对气节的固守。(陈大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