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下游中三迭统层状—层控型铁矿床的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
摘要
长江中下游中三迭统层状—层控型铁矿床,曾被传统地视为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铁矿床应是中三迭统富铁沉积物经热液改造迭加的产物,并按其赋矿层位和铁的沉积相,可划分为若干亚类。中三迭统地层对本类型铁矿的形成起着以下主要作用周冲村组和黄马青组一段地层同生沉积的富铁碳酸盐及铁的氧化物,为矿床提供了重要数量的铁质,同时起着矿胚层和矿源层的作用;矿胚层可以成为晶芽层,因而最容易接受热液迭加;上述地层中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为铁质的活化转移提供了交代沉淀的有利岩性;(?)周冲村组膏盐层的塑性形变作用既控制了闪长岩类的顺层侵位或底辟侵位,并为后期热液提供了促使铁质活化转移的Na、Cl、CO等矿化剂。本类型矿床的矿体附近均发育有热液迭加造成的强烈碳酸盐化蚀变带,它是较钠长石化更为近矿的一种找矿标志。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闪长岩中铁是在含有相当数量的CO的富钠溶液作用下活化转移的,并在碳酸盐化过程中沉淀;钠长石化与铁的萃取有关,而碳酸盐化则与铁的沉淀有关。铁在热液中可能呈羰基络合物Na2Fe(CO)4等形式迁移。 更多还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