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海北部深水区琼东南盆地压力及超压作用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苏龙陈国俊王琪沈怀磊刘玉虎金鑫杨鑫刘兴旺
  • 会议时间:2010-04-01
  • 关键词:南海北部 ; 深水区域 ; 琼东南盆地 ; 超压作用 ; 油气勘探 ; 成藏机制
  • 作者单位:苏龙,刘玉虎,杨鑫,刘兴旺(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陈国俊,王琪(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沈怀磊,金鑫(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7)
  • 母体文献: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海口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
  • 语种:chi
摘要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超压油气藏被发现,沉积盆地中超压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讨论压力及超压作用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系统总结南海北部深水区琼东南盆地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即低渗透性沉积层快速沉降过程中受到上覆岩层不均衡压实产生超压,其实质是孔隙流体供排不平衡。对地质实例的观察与分析,是研究和理解压力与超压作用的最好途径;而实验室内有机质热演化模拟实验,则是研究压力与超压影响有机质演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模拟,综合考察压力及超压作用,存在的问题是,模拟实验未能实现地下真实压力情况。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目前,可通过地层孔隙热压生烃模拟实验仪,实现仿真地质条件下的地层压力,包括静岩压力与流体压力,甚至是超压。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针对超压油气藏形成的各种控制因素的定量模拟和评价及其压力演化等进行全面研究,寻找压力过渡带,完成对油气聚集带的勘探与开发;从实验出发,定量研究超压作用及时含油气系统各因素与过程的影响将是今后主攻方向。这将对南海北部深水区琼东南盆地的勘探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