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京津冀都市区综合承载力的新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贵祥
  • 会议时间:2013-10-01
  • 关键词:都市区 ; 综合承载力 ; 人口指标 ; 生态环境
  • 作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专业委员会
  • 母体文献:2013民盟华北五省市区生态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民盟华北五省市区生态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民盟北京市委员
  • 语种:chi
  • 分类号:X51;X43
摘要
本文提出相对承载力(相对于绝对承载力)、潜在承载力(相对于现实承载力)、区外(外在)承载力(相对于本地承载力)、城市复合承载力(相对于自然资源承载力或要素承载力)等新理念,并从疏解承载压力和提升承载能力两个视角来探寻路径.区域与城市承载的目标:实现宜居、宜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和谐、健康;避免超过环境容量与心里承受极限.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指标如人口密度、开发强度、污染排放总量与浓度等.京津冀区域现实承载状态:部分自然资源接近或超过区域自身资源承载极限;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承担巨大压力.导致承载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功能过度集中、人口过快增长与需求的多元化.京津冀都市区域综合承载力现状为:淡水资源成为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主要短板,尤其北京、天津中心城市人口相对超载;区域人口相对于土地的农产品产出超载,后备资源不足,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北京市交通承载力超载,交通拥堵是影响北京城市运行效率与城市宜居的突出问题,且有由中心城向区域蔓延的态势;首都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对策如:首都城市功能与人口疏解及新城、卫星城建设.建立机制,积极推进节约型城区建设,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基础设施承载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承载资源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城市远郊城镇地区、河北贫困地区适度倾斜,保障区域与城市有序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