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闪电特征初步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荣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武斌余海刘妍秀
  • 会议时间:2013-10-23
  • 关键词:雷暴过程 ; 闪电活动 ; 电磁辐射
  • 作者单位:张荣(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青海 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武斌,余海,刘妍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
  • 母体文献: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P42
摘要
利用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及快、慢天线资料,对青海大通地区五次雷暴过程中云闪、负地闪、正地闪的起始高度、持续时间、辐射源数目及正、负地闪的云内放电过程持续时间和回击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闪电持续时间较短,平均小于0.5s;正、负地闪首次回击发生前均有较长时间的云内放电过程,正地闪的云内放电过程持续时间略长于负地闪;负地闪的回击次数较少,平均为2.5次,其中40%的负地闪只有一次回击,而正地闪回击次数均为1;云闪的起始高度最高,负地闪的起始高度低于云闪,正地闪的起始高度最低;云闪产生的辐射源数目最多,负地闪少于云闪,正地闪产生的辐射源数目最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