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溯源技术的SAR数据处理过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杜莹林冰仙闾国年
  • 会议时间:2014-10-11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 数据处理 ; 溯源技术 ; 可靠性
  • 作者单位:杜莹(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封475001)林冰仙,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 母体文献:中国地理信息科学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信息科学2014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徐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B9;TN9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随着SAR研究和应用的广泛深入,集成多种SAR处理算法:SAR成像处理、干涉SAR处理等,更加灵活地获取高精度处理结果.同时,产生一些成熟SAR图像处理平台,例如:SARscape、DORIS等,大大简化了SAR数据的使用难度. 本文研究面向SAR数据处理过程的溯源方法,包括:SAR数据处理过程溯源模型、溯源数据仓库的设计、检索方案、流程验证及重组。在SAR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该方法有利于评估SAR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查询SAR数据来源,再现SAR数据的产生过程,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定位产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分析出错误原因。最后,给出江苏省地面沉降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作为案例,说明该方法在SAR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适用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