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地地震勘探技术及效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针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地下构造变形强烈等地震勘探难点,通过实施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勘探,地震资料品质不断改善,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勘探效益不断提高.采集技术措施包括:卫片数据体的灵活应用、因地制宜的激发接收方式、基于地质模型的观测系统设计、规则与不规则三维观测系统的联合应用、综合表层建模与多种配套的静校正方法应用、高精度测量技术;处理技术措施包括:配套的静校正技术、叠前去噪配套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精细速度分析、DMO处理技术、偏移成像技术;解释技术措施包括:地震—非地震联合解释技术、构造分析评价技术、层位综合标定技术、综合解释建模技术、速度建场和变速成图技术、复杂山地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采集、处理和解释三方面一体融合,形成配套的地震勘探技术系列.在库车山地配套地震勘探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明确了库车前陆盆地基本结构和构造样式,指出却勒—西秋构造带是石油勘探的有利地区、迪那—东秋构造带是凝析油气评价勘探的目标区、克拉苏构造带是天然气勘探的现实地区,发现、落实和评价盐下有利圈闭59个,总面积为2249km<'2>,其中已钻控17个,8个获工业油气流,圈闭成功率达47﹪;先后发现克拉2、吐孜洛克气田和大北1、依南2、迪那1、迪那2及却勒1等油气藏,探明、控制和预测天然气储量9400×10<'8>m<'3>、石油储量1175×10<'4>t,成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资源基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