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气干湿沉降:地下河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以广西清水泉地下河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孔祥胜苗迎
  • 会议时间:2013-08-14
  • 关键词:地下水 ; 多环芳烃 ; 大气干湿沉降 ; 污染控制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 母体文献: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哈尔滨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为证实大气干湿沉降物是岩溶地下河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研究选择了某城市典型的岩溶地下河水源地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大气干湿采样器、聚氨酯泡沫(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分别采集大气及其干湿沉降物样品,同时采集地下河水样和分层采集流域土壤,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16种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地下河流域大气干湿沉降中PAHs的干湿沉降通量为147.26ng·(m2·d)-1,流域PAHs沉降量为1943.8g;大气中的PAHs浓度为45.33ng·m-3;地下河水中PAHs浓度平均值为220.98ng·L-1;土壤中PAHs浓度为38.72ng·g-1;大气、降雨和土壤中PAHs组成以2~3环的萘、芴、菲、荧蒽、芘5种为主,地下河水中以芴、菲、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a]芘6种为主.利用地下河多介质中的16种PAHs成分谱、特征比值结合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PAHs的源解析,研究显示大气干湿沉降是岩溶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归因于岩溶地区防污性能的脆弱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