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及成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丁莉董丽娜
  • 会议时间:2012-09-01
  • 关键词:梅雨 ; 经向分布异常 ; 成因
  • 作者单位:丁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董丽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 210044)
  • 母体文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沈阳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2;P4
摘要
本文利用全国714 个台站6-7 月逐日降水资料对1955-2008 年109°E 以东、25-40°N 站点做EOF 分析发现:江淮梅雨期降水异常以31°N 为分界,两侧降水异常不完全同步,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南旱北涝型、南涝北旱型、南北同旱型、南北同涝型。这无疑增加了江淮梅雨的预测难度。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的风场、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要素对四种异常年份的高空位势高度场和风场进行合成分析,对比发现南亚高压、副热带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夏季风等的异常分布导致了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经向分布不同。在南旱北涝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偏北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位置和东西位置位于南北同旱、南北同涝之间,贝加尔湖高压脊形势都很突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较强,冷暖空气交绥在淮河流域一带;在南涝北旱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偏南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位置和东西位置位于南北同旱、南北同涝之间,贝加尔湖高压脊形势都很突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较弱,冷暖空气交绥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南北同旱年,南亚高压偏东、偏强,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异常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北抬至黄河流域以北,强度较强,同时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形势不明显,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极强,导致整个江淮地区普遍偏旱;在南北同涝年,南亚高压强盛,位置偏西,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强度偏强,同时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形势明显,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稍弱,冷暖空气交绥在江淮流域一带,有利于江淮地区大范围降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