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松辽盆地地幔脱气作用与与火山岩储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先彬卓胜广张明峰郑国东
  • 会议时间:2013-08-01
  • 关键词:地质构造 ; 地幔脱气 ; 火山岩储层 ; 松辽盆地
  • 作者单位:王先彬,张明峰,郑国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卓胜广(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 066000)
  • 母体文献: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哈尔滨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59
摘要
地球的脱气作用是一直在进行着的全球过程。研究脱气作用与构造活动、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提供了研究地球内部低温脱气作用重要途径。非生物成因烷烃气体聚集形成商业天然气藏,提供了探索地慢脱气作用的重要途径。已有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揭示了松辽盆地天然气中慢源非生物成因烷烃、稀有气体和非烃气体的慢源特征。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则探讨了松辽盆地区域动力学背景、深部区域动力学背景和构造-岩浆活动;揭示了地慢底辟体、低速高导层、输导体系和壳-慢断裂系统等的特征。松辽盆地特殊的壳-慢结构为深部岩浆上升喷发提供了输导通道,盆地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分布。研究表明,①火山岩储层性质主要受岩浆快速冷凝过程的成岩变化影响和风化一构造裂缝次生改造影响;②虽然岩浆在喷发期伴随大量的气孔发生,但绝大多数气孔不具连通性;流纹岩线状流动气孔,安山岩气孔也很发育,孔隙度也较高,但实际渗透率很低;③火山岩气藏不受火山岩规模控制,而受相带、火山岩成岩次生变化及其构造裂隙改造控制;④火山岩岩性气藏大多数为层状,甚至薄层状,并非充满整个火山岩体。由于火山岩气藏成层型或条带状,在压裂工艺改造下,人工裂缝在火山岩体中一旦撕裂薄层气藏,天然气产量即可剧增。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