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特征和概念模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利用沙澧河流域14个国家基本观测站2000~2012年的5~9月1小时降水加密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应用常规MICAPS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7~2011年间出现的短时强降水个例进行天气学分析,总结出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天气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减少的趋势.强降水年际频次变化大,集中出现在6~8月,7月是最为频发的月份.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在子夜到凌晨(23时~次日5时)和傍晚前后为短时强降水易发生的时段.通过对15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和触发条件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4种天气学概念模型,即有露点锋西南涡型、无露点锋西南涡型、有露点锋切变线型、无露点锋切变线型.在对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南阳和郑州站的K指数和CAPE值统计和检验中发现,K指数和CAPE值在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预报中只能起参考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