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孔喉的空间展布与刻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天付寿建峰郑兴平佘敏潘立银
  • 会议时间:2011-10-01
  • 关键词:白云岩 ; 孔喉特征 ; 空间展布模型 ; 储集层 ; 下三叠统
  •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3
  • 母体文献:2011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孔喉特征是储集层研究的核心,厘清储集层孔喉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布对油气勘探与开发意义重大。文中借助微纳米CT立体成像技术和数字岩心技术对川东北飞仙关组残余鲕粒白云岩的孔喉特征进行刻画与描述,建立了微纳米级的孔喉三维空间展布模型,并计算了孔喉半径、形状因子、空间连通性等表征参数。此外,结合扫描电镜、压汞曲线等传统方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补充。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残余鲕粒白云岩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铸模孔)、晶间(溶)孔、晶间缝和微裂隙等。其中,晶间孔和微裂隙为连通的喉道,其最小值可达20~30 nm。样品重结晶强烈,受重结晶晶体的生长及后期压实等改造作用的影响,喉道堵塞,储集层渗透性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