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西合山市煤矿废弃地植被现状调查与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覃逸明钱善勤蓝群张雪莲
  • 会议时间:2013-08-01
  • 关键词:煤矿工程 ; 废弃地复垦 ; 植被 ; 自然演替
  • 作者单位:覃逸明,钱善勤,蓝群(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广西柳州545004)张雪莲(来宾市合山环保局)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17;X7
摘要
通过实地踏查和样方法,调查了合山矿区废弃地的植被组成和自然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地自然定居植物共87种,隶属于39科61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1种)、豆科(10种).全部定居植物中,草本植物48种,木本植物34种,藤本植物5种.在废弃早期样地,植被主要是一些单种斑块和小群落,这些小群落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群落不稳定.在废弃时间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各样地植被的植物组成相对较丰富,野古草、画眉草、四脉金茅、巴芒、黄茅草、纤毛鸭嘴草、马唐、五节芒等可在煤矿废弃地上成功定植,并成为植被中的先锋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废弃地植被恢复治理的优先选用物种.废弃矿区植被具有由裸地→草丛→灌草丛→灌木林演替的趋势,并且随着废弃时间的增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在10~15年的废弃时间内群落可自然恢复,程度可以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灌草群丛.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