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干旱影响下粮食主产区的工农业用水优化配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Zhao Yanqi赵彦琦Liu Changming刘昌明Zheng Hongxing郑红星Yang Ying杨英Han Jingyan韩静艳
  • 会议时间:2009-09-19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 ; 资源配置 ; 经济损失 ; 分析模型 ; 干旱期
  • 作者单位:Zhao Yanqi(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Institut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HPU)Jiaozuo Henan 454000;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赵彦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100)Liu Changming,Zheng Hongxing,Han Jingya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刘昌明,郑红星,韩静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Yang Ying(Institute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HPU)Jiaozuo Henan 454000)杨英(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 母体文献:第七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七届中国水论坛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当遭遇干旱灾害时,在确保基本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后,为对有限的水资源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合理高效的调配,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本文以2007年实际供水量为基础,假定分别获得其90%、70%、50%和30%的四种干旱情景,设计了11种工农业配水方案,构建了一个耦合供水-经济损失表单(C WS—EL S)模型,分析不同的干旱情景下,工农业的供水保证率和经济损失量,力求探索出工农业间合理的配水方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八省的模型运算后,发现干旱程度越大,“先工后农”策略的经济损失最小,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提出了这一策略的阈值。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决策者提供在遭遇不同干旱紧急气候条件时如何对工农业进行水资源调配的科学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