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西北部九龙山气田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天然气地球化学与成藏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延钧赵圣贤
  • 会议时间:2013-11-01
  • 关键词:煤系烃源岩 ; 天然气 ; 地球化学特征 ; 成藏规律
  • 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珠海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1;P61
摘要
根据地球化学、烃源、天然气保存及成藏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研究了九龙山气田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天然气的成藏特征。该区天然气具有独特的成藏地质条件,侏罗系底构造为一大型短轴背斜,长度超过50千米,构造走向与龙门山一致。浅层须家河组须三段广泛发育厚层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正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为珍珠冲组富集天然气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珍珠冲组上部(深度2924m~2983m)发育一套滨浅湖沉积,下部(深度2983m~3180m)发育一套扇三角洲沉积,储层主要分布于下部扇三角洲相水下部分和上部滨湖相底部,储层有效孔隙极为发育,属于优质储层;上部滨浅湖沉积发育的一套渗透性差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盖层,加之底部与须家河组不整合面的存在形成地层超覆圈闭,配合区域上广泛存在的构造圈闭,其构成气藏的圈闭条件良好。同时,侏罗系底部与须家河组存在的不整合面有利于须三段烃源进入珍珠冲组并进行横向运移。另外,在须三段煤系烃源生烃进入门限到生烃高峰时,珍珠冲组储层和圈闭已形成,正是这样的匹配,使须三段烃源生成的天然气捕获到珍珠冲组储层中再通过喜山运动的中晚期使内部裂缝很发育,网状裂缝系统相互沟通储层内部的孔隙,物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便于天然气由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运移成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