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用影区地震波探测青藏高原内部下地壳低速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焦煜媛沈旭章
  • 会议时间:2015-09-01
  • 关键词:地震波 ; 速度结构 ; P波振幅数据 ; 地壳构造 ; 上地幔
  •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
  • 母体文献: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会议地点:兰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D1;P63
摘要
古登堡于1948年解释P波振幅数据时,第一次提出了低速区的概念.认为地壳、上地幔软流圈的存在影响了地震波的走时,并利用地震波记录中低速层的信息,对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的地壳及上地幔中的低速层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最终选择较合理的速度结构模型。该模型中地壳厚度为60km,其中在30km深处存在一个低速界面,厚度大约为15km,层内速度梯度为0.05/s。以此速度结构模型为初始模型,用反射透射率法计算理论地震波形发现震中距大约在3°~14°之间,理论波形的P波初动最大振幅值的变化趋势形态与观测波形相似。通过研究分析震中距范围稍微有些偏差,可能是由地壳及上地幔的横向各向异性和不均匀性造成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