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生态安全与气候适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吕植
  • 会议时间:2009-09-08
  • 关键词:生态安全 ; 气候变化 ; 适应能力 ; 政策措施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母体文献:“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 语种:chi
摘要
综合中国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分析,可以对中国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做出粗略判断:整体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中国北部与西部地区与生态系统本底脆弱的区域重叠度高。青藏高原由于冰川的融化对水资源、高原草原和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影响、以及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对下游数十亿人民生存和生计的影响,是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最为优先的区域西南山地作为全球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及物种在高山峡谷呈狭域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这里的高海拔地带是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物种灭绝的风险最高的区域。西北和西南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等淡水生态系统位于江河的上游,其生态服务价值高,受气候变化,特别是冰川融化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高山峡谷的隔离作用,物种特化程度高,脆弱性大,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区域。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中国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水平;把生态系统气候适应的优先区域纳入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设定具体的、生态友好的发展目标;设立气候变化条件下濒危物种、旗舰物种和生态系统指示物种的“零绝灭”目标,全面调查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本底和现状;在生态系统气候适应优先区优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并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目标和规划进行配合;实施现代科学和传统知识结合的管理手段,提高资源管理的水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