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区域近地层与柱层二氧化硫浓度分析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修天阳李营彬周欣孙扬
  • 会议时间:2014-04-12
  • 关键词:大气监测 ; 二氧化硫浓度 ; 近地层 ; 对流层 ; 卫星遥感
  • 作者单位:修天阳(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李营彬,周欣(北京市大兴区环境保护局,北京 102600)孙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汞污染防治技术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汞污染防治技术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洛阳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1;X83
摘要
本文对2004年-2008年北京地区近地层大气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变化与相应时段卫星遥感对流层大气SO2柱浓度月平均数据,以及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地区2004年至2008年近地层和对流层大气SO2浓度出现一致性下降趋势,同时发现近地层大气SO2有明显季节变化而对流层柱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夏季对流层较高的SO2柱浓度,表现出周边向北京输送的区域污染特征;与NO2日均浓度进行了SO2/NO2比值分析,发现夏季平均值2004年为0.164,2005年为0.166,2006年为0.176,2007年为0.178,冬季峰值2004年为1.76,2005年为1.72,2006年为1.49,2007年为1.43,表明夏季的比值在上升,冬季的比值在下降,证明机动车尾气污染在增加,燃煤污染在减少;SO2/NO2比值季节变化的回归分析表明大气中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2背景强度18.8-25.6ppbv.冬季, SO2与PM10大幅增长,得到回归方程系数为0.17,R平方为0.58,表明SO2与PM10具有较强的同源性,表明本地区采暖排放的烟尘与SO2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