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暴雨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勇覃丹宇邱学兴
  • 会议时间:2014-09-10
  • 关键词:暴雨过程 ; 对流云合并现象 ; 动力机制 ; 云顶面积
  • 作者单位:黄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 210044;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合肥 230031)覃丹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北京 100081)邱学兴(安徽省气象台 合肥 230031)
  • 母体文献: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江苏宜兴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利用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综合观测显示,这是一次西南低涡东移过程中,对流不稳定区内,在低层显著气压梯度作用下发生合并的现象,是一次多尺度、多合并方式的典型过程.根据合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单体发展、云桥构成以及系统合并.在卫星云图上,合并后云团的云顶面积增大、边缘更加光滑、结构更加紧密;在雷达回波上,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有显著的增加.合并完成后,最高云顶开始回落,云中水成物开始减少(最大VIL减小),并在地面产生强降水,与合并前相比降水强度显著增强.对合并过程可能存在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动力因素:(1)大尺度环境场中垂直运动存在的水平不均匀性,是促成对流云团合并的环境因素.(2)显著的地面气压梯度及其产生的气压梯度力,是对流系统间构成云桥,并最终含为一体的主要原因.(3)云核合并的动力学原因是一个云核下沉气流加强了另一个云核的上升气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